天投资来春资深人的港股何时一位能迎深度思考
作为一名浸淫资本市场十余年的老兵,最近经常被问到同一个问题:港股到底什么时候能反弹?说实话,看着恒指今年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垫底的表现,我也常常陷入思考。毕竟从表面看,美联储暂停加息、国内刺激政策频出,这些本该是利好消息,但市场就是不买账。 记得2016-2018年那轮港股大牛市,当时我正在香港中环一家投行工作。每天看着交易大厅里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,感受着市场的狂热。有趣的是,那会儿美联储正在加息缩表,按常理说应该利空港股,但市场却走得气势如虹。现在想来,关键还是国内推行的供给侧改革和棚改政策,直接点燃了投资和地产周期。 2020年疫情后的反弹更是个典型案例。当时我在家办公,每天盯着三个屏幕看盘。记得特别清楚,3月份市场一片恐慌时,我们团队逆向加仓了港股龙头股。后来政府推出万亿特别国债,加上中国供应链的韧性,市场走出了令人咋舌的V型反转。 这让我想起老领导常说的一句话:"市场就像个叛逆期的孩子,你越急着要它怎样,它越不按套路出牌。"最近的情况就是如此: 美联储那边,11月暂停加息后,美债收益率从5%的高位回落,按理说应该利好港股,特别是那些对利率敏感的成长股。可市场似乎更在意美国财政部发债节奏的变化,每次拍卖数据不佳,都会引发新一轮担忧。 国内方面,前几天和深圳的开发商朋友吃饭,他苦笑着说现在的楼市刺激政策就像"隔靴搔痒"。虽然最近降低了二套房首付比例,放宽了普通住宅标准,但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依然浓厚。这不,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还在下滑,国房景气指数连续六个月走低。 最让我纳闷的是资金流向。上周和几个外资机构的朋友喝咖啡,他们坦言虽然配置已经很低,但还是不敢轻易加仓。EPFR数据显示,海外主动型基金连续21周流出中资股,这种持续性在历史上都很少见。 这让我想起2015年股灾后的场景。当时市场也是各种利好不断,但外资就是按兵不动,直到企业盈利真正开始改善。看来这次也一样,基本面不转好,资金很难真正回流。 根据这些年的经验,我认为要看到港股真正反弹,需要密切关注三点: 第一是楼市能否企稳。最近政府正在拟定房企白名单,要求银行对房地产贷款"三个不低于",这些政策能否扭转市场预期至关重要。就像我常说的,在中国经济中,房地产永远是最关键的变量之一。 第二是财政政策的力度。1万亿特别国债的增发是个积极信号,但需要观察后续是否还有更多举措。记得2008年时,真正让市场走出低谷的是"四万亿"计划的推出。 第三是企业盈利的改善。现在港股估值已经跌到8.47倍,远低于历史均值。但便宜不是买入的理由,盈利拐点才是。我们需要看到PPI、PMI等指标持续好转,才能确认基本面反转。 说实话,预测市场底部从来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。但我相信,当绝大多数人都对港股失去信心时,转机可能就在不远处。毕竟投资市场上,最黑暗的时刻往往孕育着最大的机会。让我们保持耐心,静待花开。历史的启示:谁在真正左右港股?
当下困局:为何利好频出却不涨?
资金的沉默:外资为何还在观望?
转机何在?三个需要关注的信号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当德意志银行拥抱比特币:加密市场的春天真的来了吗?
- 区块链的本质:一位从业者的深度思考手记
- 曾鸣教授重磅预判:区块链与加密资产的春天即将到来
- 币圈老司机周悦盈:当市场震荡时该如何应对?
- 当战火遇上区块链:地缘政治如何搅动加密货币市场?
- RWA金融革命:当砖头遇上区块链的时代来了
- 波卡1亿DOT大解锁倒计时:市场面临重大考验?
- 以太坊跌势未止?10月10日市场分析与交易策略
- 9.12市场观察:投资决策中的心理博弈
- ETX GLOBAL重磅推出创新治理体系,通证经济模型正式亮相!
- 区块链晨报 | 2023年10月8日:从安全漏洞到市场新趋势
- 当华尔街集体唱衰经济 数字货币要迎来新一轮暴跌?
- Web3.0日报:Terra创始人或将俯首认罪,加密市场暗流涌动
- LOOM代币暴涨400%背后:一只低调的潜力股正在崛起
- 别再说金九银十就一定会涨了!资深交易员带你解读BTC/ETH当前走势
- 揭秘朝鲜黑客团伙Lazarus:他们的赚钱之道有多疯狂?
- 加密世界早报:巨头动作频频,市场酝酿新变局
- DeFi新玩法:为何投机不是坏事,而是必经之路?
- 当区块链遇上盲盒:LUCKY BOX让你玩着把钱赚了
- 区块链世界的互联网时刻:以太坊正在缔造怎样的未来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