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突围到X道的从f与创法则i赛生存
记得那个神秘的八月吗?加密圈突然被一个没有任何预告的项目刷屏了。没有路演,没有白皮书,甚至连官网介绍都没有,这个"三无产品"friend.tech却在Base链上创造了单日58万笔交易的惊人记录。说实话,我当时第一反应是:这玩意儿能撑过三天吗? 但现实总是打脸。在Paradigm公开投资的背书下,ZhuSu、Adam Cochran等大V纷纷入驻,甚至连NBA球员Grayson Allen都来凑热闹。20天零成本吸金2500ETH的成绩,让所有人见识到了SocialFi的魅力。不过老韭菜们都懂,加密世界的热情来得快去得更快——高峰时52万次日交易量如今只剩2.5万次,跌幅高达95%。 但这次不一样的是,friend.tech似乎找到了某种持续性。日均30分钟的用户停留时间,信用卡登录的便捷体验,持续的功能迭代...这些都让我想起早期推特的发展轨迹。或许SocialFi终于要走出"三日游"的怪圈了? 就在市场的热情开始降温时,Xshares这个"后来者"登场了。说实话,我第一眼看到这个项目时差点笑出声——连唯一关注的账号都是friend.tech,这模仿也太直白了吧?但深入了解后,我发现它还真有两把刷子。 最打动我的是那个"价格曲线定制"功能。想象一下,你是个新兴KOL,刚开始肯定希望价格亲民些;等粉丝基础稳固了,再逐渐提高门槛。Xshares提供的L1-L10十级调节,就像是给创作者装了个"价格油门",这种精细化的运营思路在Web3领域还真不多见。 不过话说回来,这个赛道最大的痛点从来都不是技术问题。我在多个SocialFi项目里都观察到同样的死循环:早期参与者疯狂套现→价格暴跌→新人不敢进场→项目死亡。Xshares的小费机制看似美好,但如何防止它变成另一种"挖提卖"的工具? 更棘手的是内容风险。去年我就目睹过一个案例:某KOL突然发表争议言论,持有其社交代币的投资者瞬间损失80%。这种系统性风险,恐怕不是调整价格曲线就能解决的。 看着Xshares公布的路线图,我既期待又担忧。期待的是它可能带来真正的创新,担忧的是SocialFi这个赛道已经被太多"昙花"伤透了心。或许正如Jason Choi所说,成功的加密社交产品应该像空气一样自然——让用户感受不到区块链的存在,却享受着它带来的价值。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玩家,我的建议是:保持关注,但别All in。毕竟在这个行业,活得久才是真正的赢家。你觉得Xshares能打破SocialFi的魔咒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察。SocialFi的魔咒与转机
Xshares的模仿与超越
SocialFi的真正难题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2025年贵金属与数字货币大战:黄金暂胜,但比特币终将逆袭?
- 9月30日区块链热点速递:从监管风暴到ETF创新
- 比特币2023:一场惊心动魄的金融博弈
- Fhenix:当区块链遇上魔法加密,这可能是Web3最性感的突破
- 科技大佬闭门密谈:AI时代的盐铁会议暗藏哪些玄机?
- 当马基雅维利遇见区块链:DAO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出路
- 华尔街大佬眼中的比特币未来:一场充满挑战但前景光明的革命
- 币圈捷报:精准预判下的丰厚回报
- 比特币市场即将迎来关键转折点:黎明前的黑暗最漫长
- 市场酝酿变盘信号:以太和大饼蓄势待发
- 比特币空单获利429点!这波操作太爽了
- 比特币的硬分叉之路:一场不得不进行的进化实验
- ICO大佬抛售ETH引发市场担忧?我的三点深度观察
- 从区块链到货架:Pudgy Penguins如何在零售寒冬逆势突围
- 交易者的修行:在动静之间寻找平衡
- 深度解析:LPDFi能否接力LSDFi成为加密圈新风口?
- Layer1争夺战白热化:金融科技巨头为何纷纷入局?
- 当加密遇上社交:TON如何借Telegram之力重塑数字未来
- 当真实不够酷,这款AI社交软件玩起了「虚假美学」
- 市场震荡何时休?9月27日行情深度解析
- 搜索
-